INDEX
诺兰导演想要表达什么呢?提示在于电影《TENET 天能》中
确实,正如诺兰所说,奥本海默并没有直接目睹广岛和长崎的惨剧,而且据说他在1960年访问日本时也没有前往广岛和长崎。(注13)。
然而,他积极与作为原子弹直接受害者的日本研究者交流。如果想在故事中让奥本海默表达“反核”信息或对核开发进行反思,那么实际上应该让他与日本研究者,如湯川和朝永等人,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即使这是虚构的场景,也可以让他们讨论原子弹投放的情况。

坦率地说,我不认为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选择奥本海默作为电影题材是出于所谓的“社会派”关注现实社会变革的兴趣。
相反地,这部电影所描绘的洛斯阿拉莫斯和原子弹投放后的世界,本身就像是诺兰式的多元宇宙,电影化的“虚构世界”,类似于2010年的《盗梦空间》中的梦境世界,或2020年的《TENET 天能》中的时间倒流,与现实分道扬镳。
故事的结尾,一个人回答主人公的问题说:“你知道曼哈顿计划吗?奥本海默博士在世界上第一次原子弹试验时害怕核裂变的连锁反应会吞噬整个世界”(※)。
※編注:导演在NHK的采访中回答道:“在制作《TENET 天能》之后,我开始思考现实世界中核威胁的意义,以及核武器以那种方式释放给世界的含义”(外部サイトを開く)